在數字化的層面上,品牌們似乎更注重那些可以觸動感官的創意,或是抱著利用線上傳播來吸引用戶去線下體驗的心態。
在過去,歐美企業經營奢侈品一直依賴于所謂的“T臺經濟”;即T臺為中心進行比較小眾的宣傳,并依賴紙媒或電視(無論是娛樂媒體還是時尚媒體)宣傳品牌。但近年來,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各種線上媒體占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,迫使奢侈品品牌不得不開始關注數字化營銷,實現線上對線下的輔助。
基于產品的差異化,奢侈品品牌注重體驗,注重調動消費者的多重感官來體驗產品。因此在數字化的層面上,品牌們似乎更注重那些可以觸動感官的創意,或是抱著利用線上傳播來吸引用戶去線下體驗的心態。
巴寶莉:豐富體驗
今年,奢侈品牌巴寶莉入駐天貓旗艦店銷售額不佳,媒體質疑是否天貓這個電商平臺對它來說“太低了”,是否這一步“跨得太大了”。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,巴寶莉開設天貓旗艦店是為了打擊假貨,掃清淘|寶的灰色地帶,這也是一種糾正消費者對品牌錯誤理解的方式。
巴寶莉曾經指出,中國奢侈品消費人群的平均年齡比歐美要年輕至少15歲以上。年輕人會更加關注線上信息和社交網絡這個不爭的事實,也是歐美奢侈品牌開始紛紛入駐中國社交網絡,并開始在探索中國市場數字化營銷的原因之一。
在奢侈品品牌營銷的數字化變革中,巴寶莉有不少作為。通過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和調查總結出來的結果,發現國內各大社交網絡中存在眾多潛在消費者,巴寶莉自2009年開始,可謂遍布知名社交網,如微博、豆瓣、開心網等。
巴寶莉對數字營銷的重視也體現在內部團隊中,設立專門的電子商務和數字化戰略的團隊,這個團隊也是巴寶莉著名的“零售劇場”創意團隊。所謂“零售劇場”,即將零售和數字化感官體驗結合在一起。目前在中國已有的兩家“零售劇場”分別坐落于北京和杭州。不設收銀臺,店員通過iPad記錄用戶的購買記錄,以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服務;更重要的是,通過對特定衣物植入芯片來把穿衣鏡變成屏幕,觀看衣物視頻以及細節。
巴寶莉把高科技運用在門店里,仔細想就不難發現,這簡化又豐富了消費者觀察、觸摸、試穿,以及購買的這個過程:通過現場播放的秀消費者可以了解今年的新款,通過芯片植入讓消費者在觸摸的同時加深對面料的了解,在試穿的時候可以通過視頻對比試穿效果,最后簡化了繁瑣的購買程序。
愛馬仕:手機應用出彩
近日,一直在神壇上的愛馬仕也入駐微博;而在此之前,微博上的奢侈品品牌已經有很多,比如路易威登、香奈兒、古馳、迪奧等。
作為消費者,我們看到線上信息可能并不會去購買,但我們至少知道了這個品牌,并有可能會打消之前的一些刻板印象。這就是奢侈品數字營銷中所謂的“泛傳播,窄定位”,即通過廣泛宣傳海報設計的多方面的傳播樹立品牌形象,擴大知名度;并把媒體受眾中那些有意向購買的消費者吸引到線下來,加深他們對產品更深層面的理解,進而轉化為直接的或長期的消費者來獲得盈利。
幾年前,愛馬仕發布“錦繡夢想”的女士絲巾搭配App,該App著重于絲巾知識講解,絲巾搭配展示,以及產品展示。
在線下,愛馬仕開辦了中國區“錦繡夢想”同名絲巾展,絲巾展消息一經傳出,凡是接觸過手機App的愛馬仕關注者就很有可能有更大的興趣去體驗產品,親手觸摸產品。這也能夠加深潛在消費者對愛馬仕真正用意的理解。
在愛馬仕終于入駐社交媒體網絡的今天,又推出男士領帶搭配App“領間趣志”。從功能上看,該App與“錦繡夢想”并無太大區別。在數字營銷的領域,愛馬仕一直堅持用一些方便傳播的手機應用,但應用都是以產品為核心。之前為了宣傳自家推出的瓷器餐具系列,也曾把產品植入賽車游戲中,把產品外觀變成賽車游戲中的障礙物。
近日入駐微博也同樣成為了杭州“愛馬仕之家”開幕的鋪墊。不管方法如何,愛馬仕通過數字營銷讓我們最后總能關注到門店或是產品。
香奈兒:跳出營銷即是品牌文化
今年5月,中國女演員周迅一直處在戀情公開的風口浪尖。先是在微博上甩出照片,又和男友共同接受時尚博主采訪,之后在慈善晚會上宣布婚訊。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引起了微博大量的討論,但也讓香奈兒悄無聲息地占到了“便宜”。戀情公開的照片上周迅穿著香奈兒高級定制,第一次與男友共同接受采訪時是在香奈兒的迪拜大秀上,宣布婚訊時交換的婚戒是香奈兒,又穿著香奈兒為周迅特別定制的婚紗。在整個過程中,香奈兒的曝光如果說都是無意為之,會有點牽強。
香奈兒首席設計師卡爾·拉斐格(Karl Lagerfeld)說過:“周迅是香奈兒在中國最合適的品牌大使。”品牌總裁布魯諾也曾說:“我們花很多時間找到合適方式創造內容。”
周迅有與香奈兒小姐神似的氣質,加上從事件本身聯想到浪漫情懷,這也是香奈兒想傳達的一種文化。從“周迅事件”上看,香奈兒所謂的跳出營銷,是指自然,讓消費者下意識忘記這是營銷事件,反而被其中的趣味吸引。
與此同時,香奈兒設計師卡爾戴墨鏡,與白色長發的形象也一直廣為人知;他還有“老佛爺”的稱號。香奈兒也抓住這個噱頭,推出“摘下老佛爺墨鏡”的手游,并在門店里推出一系列帶有老佛爺卡通形象的附加產品。為了打造自己的獨特文化,香奈兒在巴黎時裝周上不斷發揮秀場創意優勢,一年又一年地引人注目;今年的香奈兒大秀甚至把秀場布置成了超市,模特們在超市里推著購物車采購帶有香奈兒標簽的產品。
據奢侈品數字化研究機構L2報告,香奈兒在中國每日搜索量達12745,高出平均值五倍多。
【專家訪談】
如何在數字世界,依舊是“奢侈品”?
奢侈品品牌數字化面臨著的最大的挑戰,是在數字化的世界里,由于過于數字化而變得十分大眾化,導致迷失奢侈品品牌的特性,泯然眾生。
對于奢侈品品牌而言,數字化的挑戰是什么?數字化又能給奢侈品品牌帶來什么?《成功營銷》采訪了實力傳播中國區首席執行官Mykim Chikli女士,就相關問題進行了釋疑。
數字化是戰略
Mykim Chikli認為,數字化給奢侈品品牌帶來兩個機會,一是更好地了解消費者、并為他們提供更多服務的機會;二是給了奢侈品一個向消費者講述自己的品牌故事的機會。正是由于數字化在這兩方面的優勢,讓許多奢侈品品牌也開始放下身段,加大在數字化方面的投入。Mykim Chikli表示,數字化目前在奢侈品品牌的整個營銷策略中占據戰略性的地位。
在奢侈品品牌的金字塔中,無論是身處塔尖的高端奢侈品品牌,還是中低端的大眾奢侈品品牌,消費者向線上的轉移,都在驅使它們數字化。
Mykim Chikli說,并非如想象的那樣,高端奢侈品牌依舊保持著“高處不勝寒”的姿態不肯接受數字化,實際上,高端奢侈品品牌跟中低端的大眾奢侈品一樣,非常多地運用數字化營銷。以奢侈品牌Loro piana為例,它的搜索應用就做得非常好,因為它的消費者經常搜索這個品牌以及它的產品。消費者在哪里,品牌自然就會去往哪里。同時,越來越多的高端奢侈品也開始利用社交媒體與消費者建立聯系。
與大眾消費品數字化不同,奢侈品的數字化更多地需要依賴高科技和高端設備的運用。
“例如,奢侈品牌會將使用平板電腦的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,因為品牌很清楚,這些高科技產品、設備本身就很昂貴,并非人人都用得起,只有那些富有的人才會使用。所以高科技自然地把奢侈品消費者區隔出來。”Mykim Chikli解釋說。同時,高技術和高端設備能夠營造出的高端氛圍和形象,也符合奢侈品牌對“高大上”的要求。
數字化要避免“泯然眾生”
一些奢侈品品牌在數字化上大膽擁抱電商,例如,Coach 2012年入駐天貓,開設旗艦店;今年4月23日,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也宣布正式入駐天貓。但兩者在天貓上的表現均不盡如人意:Coach在天貓商城上的官方旗艦店僅“駐足”1個月就撤離;Burberry在天貓上也是經營慘淡。
對于奢侈品涉足電商,Mykim Chikli認為,電商一方面可以拓展奢侈品的渠道,但另一方面,平臺的選擇也十分重要。品牌自己的電商平臺和在天貓或者阿里巴巴上開網店,這是有本質的區別的。同時,她認為,在天貓或者阿里巴巴上開設網店會給奢侈品品牌帶來很大的風險。
“我認為絕大部分奢侈品品牌都不會去天貓之類的平臺開網店,而且,這對品牌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價值。但自己的電商平臺對奢侈品品牌來說是十分重要的。”Mykim Chikli說。
她表示,這也是奢侈品品牌數字化面臨著的最大的挑戰,即在數字化的世界里,由于過于數字化而變得十分大眾化,導致迷失奢侈品品牌的特性,泯然眾生了。
“當人們走進你的店里,看到的都是一些大眾的產品,會不舒服,因為人們到你的店里來是想看到一些特殊的產品。”Mykim Chikli說。她認為,奢侈品品牌在數字化的同時,一定要保持它奢侈品的DNA,也就是不能丟失它“高大上”的特質。
訂閱《V-MARKETING成功營銷》雜志請點擊http://www.vmarketing.cn/dingyue
在品牌經營過程中,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——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,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。更重要的是,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,與消費者身份、品味相符。
(2022-04-15)包裝設計、飲料包裝
(2022-02-15)此次多類別商標注冊的成功,標志著杭州昂源科技在品牌保護與市場拓展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,也彰顯了石特廣告策劃設計在品牌設計領域的專業實力與卓越成果。未來,石特將繼續攜手杭州昂源科技,以專業力量助力品牌持續成長,共同書寫輝煌篇章!
(2025-05-10)